京城非遗迎新春 梨园世家扬国粹
图:李子俊先生(左三)与众人齐聚,京手持“福”字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。城非粹
在北京李洪春故居文化传承院里,遗迎扬国梨园弟子们演唱京剧、新春表演乐器,梨园写福字互相祝福,京爽片免费网站院中一片欢歌笑语;凤凰岭庙会上,城非粹抖空竹传统技艺精彩登场,遗迎扬国带领人们重拾记忆中的新春年味;颜料会馆里,剪纸、梨园掐丝珐瑯、京竹编画等众多非遗技艺纷纷亮相,城非粹阧阴国际版app免费下载400多年的遗迎扬国戏楼在新春之际焕发新光彩……而这每一处传承都是非遗人对非遗文化深情致敬与生动演绎。2025年的新春蛇年春节,是梨园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,从“传统节日”到“文化遗产”,从“中国年”到“世界年”,非遗人们也以满腔热忱探索和实践着非遗文化的传承之道。\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、郭瀚林(文、图)
街头巷尾挂起火红的灯笼,集市摆满寓意吉祥的春联,北京处处张灯结彩,洋溢着喜庆的氛围。大年初二这天,李洪春故居文化传承院里热闹非凡。院中,大家围坐在一起,拿起毛笔,蘸上浓墨,在红纸上写下一个个福字,向彼此传递着新年的祝福与美好愿望。随后,大家走到许愿树前,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愿望卡挂在树梢,透过张张卡片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。
“年初二回娘家” 师徒共聚情谊长
才艺展示环节,弟子们纷纷登台亮相,有的唱起京剧,有的弹奏乐器,还有的展示形体表演,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。“每年都有我的弟子们来拜年。因为大多弟子都是女孩子,很多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北京过年,所以今年我们专门举办了一个活动,把‘大年初二回娘家’这个民俗在这里体现一下。”中国京剧关剧宗师李洪春先生嫡长孙、梨园世家传承人李子俊告诉大公报记者,除了写福字、唱京剧之外,师母还会给大家做炸酱面,“初二吃麵也是中国的民俗,把‘初二回娘家’的活动搞得热烈、喜庆、温馨,使大家感受到春节的温暖,同样也是对‘家文化’的宣传和传承。”
“我祖父以演关公戏著称,他对关公的敬重在京剧界首屈一指。从我记事开始,大年初一我们全家头等大事就是拜关公。关公所代表的忠、义、仁、勇精神,鼓舞着一代代国人。”李子俊谈到,戏曲不是单纯的娱乐,比如京剧中所唱的桥段都是为了潜移默化的教育,每一个词和段落都是历代前辈根据历史和现实人物的事迹来设计,描述了他们身上大忠、大孝、大仁、大义品质,来教化民众。“祖父演了一辈子关公,也潜移默化学习到很多关老爷身上的精神,比如仗义疏财,他无论是收徒弟还是去学校教课都不收费用,每年过年更是自掏腰包给徒弟和义子制作新衣。”
“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和中国年”
“中国的春节从小年开始,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,都在春节之中度过。可以说,春节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的大展示。”李子俊谈到,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容息息相通,春节申遗成功可谓意义重大。“加之中国已对许多国家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,作为非遗人和梨园人,我们更应该丰富中国年的元素和内涵,有责任和义务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和中国年。”
谈及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,李子俊表示,“元宵佳节举办灯会,古代小姐们唯有此时才能出门,有情人们在灯会上游玩、观灯、猜灯谜,是中华情人节原型。”李子俊曾在2015年正月十五举办过首届中华情人节,邀请四百位青年共度浪漫时光。“光阴转眼过去十载,如今春节申遗成功,我们期待第二届中华情人节再现,为春节文化增光添彩。”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aobenke.com/html/70d8799842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